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学生李露里约残奥会夺金摘铜

发布时间:2016-09-30作者:程鹏点击数:

经过11天的比赛,里约残奥会918日晚间闭幕。中国残奥会代表团蝉联四届残奥会金牌以及奖牌总数第一。我院2015级学生李露在里约时间914日举行的女子田径400T46级比赛中,以5809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贡献一金。之后,李露又获得了田径女子组T47200米铜牌。这也是我省残疾人运动员时隔20年后再次登上残奥会田径项目最高领奖台。1996年,我院学生赵学恩在亚特兰大残奥会曾获得过一枚田径项目的金牌。

出生于1994年的李露,是邓州市高集镇后李村人,4岁多时不幸被电击伤,左小臂截肢。她曾获2013年亚洲青年残疾人运动会3枚金牌;2015年李露被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录取。

残奥会比赛项目中,运动员的运动级别以一个英文字母加上一个双位数字组成。英文字母则纯粹代表比赛的项目,比如F级为田赛(Field)、T级为径赛(Track)。

双位数字中的十位数值代表运动员的残疾类别,“1”字代表视障类别。“2”字代表智障类别、“3”字代表脑瘫、大脑麻痹或后天性脑损伤类别、“4”字代表截肢及身材矮小的类别,及“5”字代表脊髓损伤及部份轮椅组的类别。

双位数字中的个位数值则代表运动员于残疾类别中的级别,数字越低代表残疾情况越严重,因此较高数值的残疾运动员,于竞赛中较少因残疾引致的影响。

在视力残障类别中,11级为全盲或接近全盲;而13级为符合最低视力残障标准。11级的比赛需要领跑员及戴上眼罩,而12级比赛的选手亦可要求领跑员。

以本次里约夺得T46级女子田径400米金牌的李露校友为例,参加这项级别比赛的选手都是肢体残障,但不需要使用轮椅的选手。下肢能表现良好的跑步动作,以及动态的平衡力较静态佳。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