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引育并举成效显 人才强校事业兴

发布时间:2014-12-15作者:点击数:

 

 引育并举成效显  人才强校事业兴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第一届党代会以来人才工作回顾

 

人才是强校之基、竞争之本、发展之要。第一届党代会召开以来,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提高 

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学院教职工由171人增长至331人,人才总量增长99.4%。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显著增长,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专任教师267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0.7%,与2007年相比,专任教师增加2.2倍。学院现有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20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5人、河南省文明教师 6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体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21人;教授18人、副教授(高级教练)81名、博士7人,硕士188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有效地带动了学科建设,增强了学院的教学、科研、训练的实力。学院创建成功16项省级教学工程项目,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成功申报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科研成果和运动竞赛成绩也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党政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党政干部素质和办学兴校能力为重点,坚持把干部工作放到学院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去谋划、去推进。以教学单位为重点,积极完善内设机构,加强干部培养和配备。初步建立了一支规模适当、精干高效的党政人才队伍。2007年至今,共选拔任用院级干部3名,占干部职数的37.5%;中层干部46名,占干部职数的78%;副科级干部33名,占干部职数的78.6%;系统内和院内轮岗交流中层正职干部18名,占干部职数的56.3%;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干部10名。党政管理人才规模初步满足了学院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需要,在重点加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严格控制工勤技能队伍数量,目前学院工勤技能人才16人,其中技师10人,初步建成了一支技艺熟练、敬业爱岗的工勤技能人才队伍,为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人才队伍不断优化,结构日趋合理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由31人增加到9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23.3%提高到38.8%,其中教授由7人增加到18人,副教授由24人增加到81人,职称结构日趋合理;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由21人增加到188人,所占比例由17%提高到70%,其中在职攻读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0人增加到13人,教师学历(位)层次不断提升;45岁以下专任教师已达到229人,占专任教师的85.8%,年轻化趋势明显;人才引进院校多样化,具有外校教育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以上,学缘结构较为合理。

党政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学历水平进一步提高,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的干部数量由原来的5名,增加到到现在的48名,增长近9倍。年龄结构逐步改善,45岁以下干部由2007年的29名,增加到现在的59名。中层正职干部平均年龄下降4岁,中层副职干部平均年龄下降9岁,副科级干部平均年龄下降8岁。教学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干部人数明显增加,高级职称干部占干部总数的50%

工勤技能人才队伍中,技师由原来的1人递增到现在的10人,占全部工勤技能人才的62.5%;有本专科学历人员10人,占全部工勤技能人才的62.5%。工勤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向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方向发展。 

三、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作用发挥充分

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结合学院发展布局,着重做好制定政策、建立制度、营造环境、整合力量、规范协调工作,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

人才进修培训方面,制定并修订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职教职工报考研究生暂行规定》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职教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暂行规定》,解除教职工后顾之忧,提高进修培训积极性。2007年以来,学院在职攻读博士、硕士人员总计150名,占现有教师总数的59%;其中109名教职工通过在职攻读获得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占学院现有教师总数的43%。目前,学院有6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35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院教师参加单科进修培训或岗位培训1517人次,参加高级访问学者项目10人。2013年起学院为全部教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提供资金支持。干部培训方面,积极争取并依托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和省体育局干部培训班,开展干部培训,干部已基本轮训完毕。

高层次人才建设方面,制定并适时修订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暂行)》,明确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和职责。截至目前,已引进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和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7名。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相结合,聘请学科建设顾问和客座教授20多人,定期来院讲学。

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方面,持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制定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岗位聘用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实施量化考核,建立健全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体系,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三次修订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制定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关于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上调了校内岗位津贴,实现教职工稳定性、保障性收入普遍提高,探索完善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收入分配体系。

人才管理制度方面,制订、修订了涉及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9项制度和职工考勤管理、出勤绩效工资发放、编制外用工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7项规定,建立约束监督机制,保障人才队伍有序运行。

人才投入方面。几年来,学院领导亲临人才工作的第一线,与有关部门一道,积极找人选人请人。后勤部门努力克服住房、办公用房安置等方面的困难,积极为人才服好务。学院每年都列出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建设,2007年以来,高层次人才引进投入费用总计140万元,教职工进修培训投入费用总计263.2万元,有力保证了学院人才队伍建设。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