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6月23日下午9:30,我院邀请河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宏林教授在图书馆二楼阶梯教室举办了题为“《论语》的现代价值”的道德讲堂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有局机关各处室和各直属单位人员代表,我院各职能部门全体人员,各系党总支书记、“道德讲堂”联系人,共计150余人参加。讲座由院党委副书记刘丹宁主持。
王宏林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人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合起来就是“文化”,而经典是优秀文化的结晶,容纳了深刻的心灵世界和鲜活的本真生命。国学经典是重塑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是伟大心灵成长的基础。他认为:国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成为君子,而君子是后天不断学习的结果。他提出君子的标准是:能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尽心助人,诚实可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模范遵守礼仪,讲究仁义;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院党委副书记刘丹宁在主持讲座时总结:王教授的讲座从孔子与《论语》、《论语》“学而篇”两个方面入手诠释和论证了国学经典的永恒价值,又通过对《论语》“学而篇”这一儒家经典的详细解读使我们懂得为学、做人的道理,此次讲座对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如何识人、知人,如何教育子女,如何自省修身,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等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王宏林,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国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高校古委会项目、中国博士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参编6部,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沈德潜诗学思想研究》入选首届教育部社科文库并获全额出版资助,《乾嘉诗学研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说诗晬(zuì)语笺注》入选“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并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