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他强调,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术报告厅及分会场集中收听收看大会盛况。此次大会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激励与召唤。学校将以此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全体师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聚焦体育特色,培养更多具有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育人才,为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师生们纷纷表示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与学习中,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教师侯雯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内心激荡,感慨良多。作为一名武术教育工作者,这场盛典于我而言,不仅是对那段血与火交织历史的深情缅怀,更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民族精神的淬炼与传承指引方向,而这与武术教学所秉持的“术道合一”理念,有着深度且紧密的契合。
武术,不仅是“术”的展现——能强身健体、御敌抗暴;更是“道”的彰显——弘扬正义、捍卫家国。这种“以武止戈”的崇高境界,正是武术教育矢志不渝的核心追求。
从教育教学的层面看,抗战历史与武术传承都指向“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本质。传授武术套路与技巧,不过是表层功夫;更深层次的使命,在于通过身体训练磨砺学生的意志,借助武术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培育他们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大会纪念仪式上,老英雄们坚毅的目光与青少年朝气蓬勃的身影相互交织,宛如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仪式。八十载岁月匆匆,但抗战精神却历久弥坚。它时刻警醒着我们,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塑造。让武术教育承续历史的薪火,培育出体魄强健、精神刚毅的新时代青年,无疑是我们对那段峥嵘岁月最深情的纪念。
社会体育系教师朱静表示,作为一名河南体育学院的教师,当九三阅兵的雄壮画面展现在眼前,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与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引发了我对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深切思考。
阅兵仪式上,徒步方队以毫米不差的精准、雷霆万钧的气势通过天安门,展现了极致纪律性与顽强意志力的完美融合。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在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中,必须强化纪律意识和坚韧品质的培养,不仅在训练比赛中要求学生严守规则,更要在日常学习中督促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作风,以阅兵式的标准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每个动作都达到精准规范。
阅兵仪式上,装备方队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彰显了国家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这启示我们,体育教育需与时俱进,主动拥抱科技变革。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未来我将把智能体育设备、运动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融入课堂,让学生掌握数字化时代的体育技能,培养他们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
阅兵仪式上,受阅官兵协同如一、默契配合的场景,展现了团结协作的至高境界。社会体育工作本质上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无论是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还是大型体育赛事,团队合作都是成功的关键。我将通过设计更多团队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协作中学会沟通与配合,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社会体育指导者。
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教学课。我们将把阅兵场上的震撼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培养每一位具备纪律性、创新力和协作精神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为服务社会体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体育新闻与管理系教师董彦彦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波澜。这不仅是一场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教育使命的再确认。当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当老兵们颤抖的手举起敬礼,当屏幕上闪过那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孔,我忽然意识到——我们高校教师,正是这场穿越八十年时空对话的当代传递者。
抗日战争是一部浸染血与火的教科书,其中蕴藏着最为珍贵的民族精神密码。我的专业是统计学,从统计学视角看,抗战史是数据背后的民族脊梁。我将战时物资调配、人口迁移等珍贵数据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历史,理解数据如何揭示真相、支撑决策,培养用数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意识与能力。
八十年的时光流转,抗战精神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它告诉我们:教育应当扎根民族沃土,面向人类未来;专业学习应当兼具深度与广度,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个人成长应当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人类进步并肩前行。
作为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历史的传承者、精神的守护者。这场穿越八十年的对话,将在课堂上持续回荡,在一代代青年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阅兵仪式上,受阅官兵协同如一、默契配合的场景,展现了团结协作的至高境界。社会体育工作本质上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无论是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还是大型体育赛事,团队合作都是成功的关键。我将通过设计更多团队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协作中学会沟通与配合,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社会体育指导者。
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教学课。我们将把阅兵场上的震撼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培养每一位具备纪律性、创新力和协作精神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为服务社会体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艺术系教师柳靖宇表示,看完大会,受阅官兵如山岳般挺拔的军姿和如齿轮咬合般精准的协同,深深震撼了我——这恰似我们对运动员“毫米级”精准与团队极致配合的追求,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赋能下的大国力量。从东风系列导弹的精准列阵到新型战机的呼啸长空,从无人装备的集群亮相到信息化指挥系统的高效运转,每一项国之重器的硬核展示都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这些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心血的成果,既是捍卫和平的盾牌,也是民族自信的底气。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壮丽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它深刻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思维,将追求卓越与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融入为国家强盛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之中。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历史的传承者、精神的守护者。这场穿越八十年的对话,将在我们的课堂上持续回荡,在一代代青年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阅兵仪式上,受阅官兵协同如一、默契配合的场景,展现了团结协作的至高境界。社会体育工作本质上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无论是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还是大型体育赛事,团队合作都是成功的关键。我将通过设计更多团队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协作中学会沟通与配合,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社会体育指导者。
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教学课。我们将把阅兵场上的震撼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培养每一位具备纪律性、创新力和协作精神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为服务社会体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韩银廷表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主要缔造者和践行者。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阳明堡火烧敌机、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跳崖、全连82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等,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老师,我将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向学生深入阐释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直面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司伟森表示,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深感震撼。这场庄严肃穆的阅兵,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缅怀,更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阅兵式的壮观场面展现了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团结。整齐划一的队伍、先进的武器装备,无不彰显着纪律与法治的力量。作为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的思政课教师,我将结合阅兵式展现的纪律意识与法治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责任与使命的深刻联系。
阅兵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教育的使命,把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课程内容,教育学生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奋斗意识。时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铁律,不断振奋精神,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准超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大会的直播。这不仅仅是一场纪念活动,更是一次历史的回望与未来的展望。
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以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浴血奋战的精神,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懂得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登封校区辅导员王之晨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让我深切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精神的伟大。英烈们以血肉之躯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发展,给青年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把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与育人实践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心怀感恩,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另一方面,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学识,还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高校教师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让青年学子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体育教育系辅导员李文卿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我而言恰似聆听一堂宏大的沉浸式教学实践课。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从这场盛典中看到了无数可与专业教学相映照的生动镜头。
受阅官兵整齐划一的步伐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同样需要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板书设计、语言表达、环节衔接,都应当追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装备方阵的徐徐驶过,恰如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展示。从基础装备到战略重器,呈现出国防科技体系的完整性与进阶性。这提醒我在课程设计中,也需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层次架构,帮助学生构建从基础到前沿的完整认知体系。
最令人动容的是官兵们坚毅的眼神与挺拔的身姿。这种精神风貌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教育熏陶、纪律约束和自我修炼的结果。教育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培养学生不仅传授知识,更要通过日常点滴浸润,塑造其品格与意志。
这场阅兵于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启示:最好的教学,正是将规范、体系与精神融为一体,在言传身教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追求更高标准的教学设计,培养更具纪律性、系统思维和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运动训练系辅导员雷钰婕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看着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精良的装备,我心潮澎湃,深感华夏盛世来之不易。8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抗战,以巨大牺牲换来了和平。如今的盛大阅兵,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和平的珍视。和平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着华夏大地,让我们能享受岁月静好,见证国家繁荣昌盛。
身处盛世,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和平,携手共创更美好的未来,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让华夏盛世绵延不绝。
体育旅游与外语系辅导员杨絮表示,天安门广场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声,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一场跨越80年的历史对话。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时,我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专业上的共鸣。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展示与叙事构建。
九三阅兵向国际社会清晰传递中国的战略意图和安全承诺。 这与英语国家常见的阅兵仪式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诉求。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表达方式。这次阅兵是中国向世界传达其安全观与世界观的战略性仪式。
作为英语教师,我特别关注如何利用此类事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九三阅兵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学中,我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中国“止戈为武”的传统智慧与英语国家军事文化差异,理解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九三阅兵选取的日期具有深刻的历史合法性和象征意义。 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记忆如何塑造民族认同和国家形象。
这场阅兵给我最大的教学启示是: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这不仅需要语言技能,更需要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2023级英语1班张可昕表示,通过对比中外媒体的报道,我尤其关注到这次九三阅兵在国际传播中的形象塑造。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深刻认识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此次阅兵不仅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更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文明大国自信、坚韧的姿态。这场阅兵的震撼意义深远,彰显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和强国责任。它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未来我要用世界能听懂的语言,讲好真实而立体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全面的中国。
2023级体教2班王星池表示,我被受阅官兵整齐划一的步伐深深震撼!这一切凝聚了无数严格的训练和默契的团队协作。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常常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这次阅兵方阵的表现将这种协作精神推向了全新的高度。九三阅兵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更让我作为青年学子,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盛与繁荣。今后,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我将借鉴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发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也能体会到集体力量的无穷魅力。
2023级体教3班赵浩洋表示,我怀着激动与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心潮久久难以平静。当礼炮轰鸣,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步伐走向升旗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高唱国歌,那庄严的场景让我热泪盈眶。徒步方队整齐划一的步伐、坚定的神情,彰显着军人的使命与担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看着抗战老兵们,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当年浴血奋战的身影。正是他们的英勇牺牲,才换来如今的和平与安宁。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强健体魄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我要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更多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才,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级运训5班苏梦迪表示,受阅官兵军姿挺拔、步伐铿锵,展现了卓越的身体素质和高度的动作规范性。在运动训练中,我们追求的技术动作的完美呈现,在阅兵场上得到了极致的展现。这不仅让我深受启发,更激励我在日常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个动作做到最好。九三阅兵让我更加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繁荣昌盛,作为青年学子,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级社体3班胡浩阳表示,阅兵式的组织管理令人叹为观止,数万人的队伍能够做到如此精准协调,展现了极高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我特别注意到各个环节的精细衔接与默契配合,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思维,对我们今后组织大型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九三阅兵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繁荣昌盛,作为青年学子,我更加坚定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2022级新闻1班周淑芳表示,这场大会,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更通过多平台、多角度的融媒体传播,传递了和平发展的理念,震撼了世界。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认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不仅要具备讲故事的能力,更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青年学子,我要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己的新闻传播素养,用更具创新性的方式,将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和平愿景展现给世界,让中国的声音更加响亮,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
2023级体舞3班赵晨雨表示,受阅方队的行进犹如一场宏大的团体舞蹈,既充满力量,又充满美感。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千锤百炼,达到了精准统一。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也激励我们每个人去不断追求卓越。在今后的舞蹈创编中,我将融入这种集体协作的美感,通过身体语言展现中国青年的精气神。九三阅兵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繁荣昌盛,作为青年学子,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努力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行动,传递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自信与力量。
2023级武术4班高子越表示,看着受阅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我不禁想起老师常常教诲的“习武先立魂”——官兵们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如炬,展现出的“千军如一”的纪律感,与我们练习武术时“扎稳马步、守住心神”的要义,实则有着相通之处。我们反复打磨一招一式,不只是为了提高技艺,更是为了将传统武术的“刚劲”传承下去;而他们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承载的则是守护家国“安稳”的责任。两者的核心,都在于“以恒心守初心”。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国防教育课。作为青年学子,我通过阅兵仪式,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繁荣,更加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与责任感。我要将这种情怀化作实际行动,努力学习,不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级公管2班尤梦冉表示,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观看这次阅兵仪式,我既为国防力量彰显的国家实力而振奋——深知这是公共管理有效实施、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实根基;也被抗战老兵传递的民族精神所触动,明白我们需铭记历史、守护英雄;更从仪式井然有序的组织中,看到高效协调、严谨统筹的管理价值。通过这次阅兵,我不仅感受到祖国的强盛和繁荣,也更加坚定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未来为国家发展与社会治理贡献力量的决心。作为青年学子,我要以此次阅兵为契机,汲取力量,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积极投身公共管理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