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代码: 110302。
二、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理论、体育知识的,掌握管理技术与方法的,拥有初步科研能力的,从事体育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思想政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具有为时代需求而奋斗的远大志向;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
(二)业务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现代管理科学、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的管理技能,具有运用管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体育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2、具备体育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够将体育知识和管理知识融会贯通;
3、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5、能够运用管理技能分析和解决体育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6、具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技能。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及特色课程
(一)主干学科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有:管理学、经济学、体育科学。
(二)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运筹学、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营销学、公共管理学、体育竞赛管理、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经纪人实务、体育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
(三)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管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竞赛管理。
五、实践环节
(一)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1、入学教育、军事教育及训练
入学教育、军事教育及训练安排在第一学期前2周进行,合格者可得2学分。
2、劳动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要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或勤工俭学等劳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时间视情况安排在2-6学期进行,合格者得2学分。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为18周。通过实习,让学生体验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具备适应社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检查学生掌握、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合格者得8学分。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具备用学术语言表达研究内容和成果的能力。着重让学生熟悉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文献查找和综述、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推理和表述等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查阅专业书籍和进行社会调查,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专题研究。
毕业论文撰写安排在第8学期,毕业前完成毕业论文,由所在系组织论文答辩,指导教师应评定成绩,写出评语。合格者得8学分。
(二)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和体育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使用两种方式进行。
1、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入实训环节
充分利用管理实训室,各位专业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实训课,实训课时量应占专业授课课时的30%左右。
2、利用暑假安排社会实践
联系体育管理的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实践单位,安排学生利用暑假在实践单位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掌握具体操作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学校与用人单位对学生共同考核,合格者计1学分。
(三)素质拓展教学环节
素质拓展环节为必修环节,只设学分,不设学时,主要包括:身体素质达标、学术讲座和学科竞赛等。
1、身体素质达标
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学院要求所有学生均在第四学期第三周春季运动会期间进行身体素质达标测试,毕业前通过身体素质达标测试者,可获得4学分。
2、学术讲座
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要求所有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听12次学术讲座,达到要求者可获得2学分。
3、学科竞赛
为培养学生竞争精神,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学科竞赛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包括学院组织的和国家级、省级的学科竞赛。参加院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得名次者可得2学分。
六、学制、修业年限、学分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条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总学时是2655学时,总学分是174学分。其中必修课(含教育实践环节)为99学分,限制选修课为36学分,任意选修课为10学分。
学生修满174学分可以毕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科四年共156周。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程、素质拓展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详见表1。
表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表
课程类别 |
课程 门数 |
学时与学分 |
学时 |
百分比 |
学分 |
百分比 |
必修课程 |
通识教育课 |
12 |
709 |
26.7% |
39 |
22.4% |
专业基础课 |
13 |
794 |
39.9% |
44 |
25.3% |
专业课 |
7 |
288 |
10.8% |
16 |
9.2% |
选修课程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8 |
216 |
8.1% |
10 |
5.% |
专业方向选修课 |
13 |
648 |
24.4% |
36 |
20.7% |
小计 |
53 |
2655 |
100% |
145 |
83.4% |
实践性教学活动 |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
|
|
|
2 |
12.1 % |
毕业实习 |
|
|
|
8 |
毕业论文 |
|
|
|
8 |
劳动教育 |
|
|
|
2 |
社会实践 |
|
|
|
1 |
素质拓展 |
身体素质达标 |
|
|
|
4 |
4.6% |
学术讲座 |
|
|
|
2 |
学科竞赛 |
|
|
|
2 |
合计 |
|
2655 |
100% |
174 |
100% |
注:选修课程只计算应修学分和学时。
八、各学年周数分配
表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学年 |
学 期 |
授课 |
考试 |
入 学 教 育 |
军事教育与训练 |
毕业实习 |
毕业论文 |
劳动教育 |
身体 素质 达标 |
学术讲座 |
机动 |
假期 |
总计 |
学期 |
学年 |
一 |
1 |
13 |
1 |
1 |
1 |
|
|
|
|
|
2 |
5 |
23 |
50 |
2 |
18 |
1 |
|
|
|
|
|
|
|
1 |
7 |
27 |
二 |
3 |
18 |
1 |
|
|
|
|
|
|
|
1 |
5 |
25 |
52 |
4 |
17 |
1 |
|
|
|
|
|
1 |
|
1 |
7 |
27 |
三 |
5 |
18 |
1 |
|
|
|
|
|
|
|
1 |
5 |
25 |
52 |
6 |
17 |
1 |
|
|
|
|
1 |
|
|
1 |
7 |
27 |
四 |
7 |
|
|
|
|
18 |
|
|
|
|
2 |
5 |
25 |
43 |
8 |
|
|
|
|
|
15 |
|
|
|
3 |
|
18 |
合计 |
|
|
|
|
|
|
|
|
|
|
41 |
|
1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