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以铿锵步伐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我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2023届毕业生于坤鹏,作为战旗方队成员,与战友们高擎旗帜,以挺拔身姿向历史致敬、向未来承诺。
从校园到阅兵场:以坚韧诠释使命担当
在校期间,于坤鹏便以扎实的武术功底和严谨的作风崭露头角。2023年毕业后,于坤鹏选择参军入伍,将武术功底转化为军事技能。2024年底,于坤鹏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战旗方队的一员。此次入选战旗方队,是他军事生涯的又一高光时刻。“护卫旗帜,就是护卫国家尊严。”于坤鹏时刻警醒自己、鞭策自己。

战旗方队:历史荣光的传承者
此次阅兵的战旗方队由80面荣誉旗帜组成,涵盖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包含“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平型关战斗模范连”等功勋单位。每面旗帜背后,是无数先烈用鲜血铸就的抗战史诗。
“当方队通过天安门时,我仿佛听见80年前战场的号角声。”于坤鹏表示,“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武德’不仅是技艺,更是责任。今天,我们以这种方式告诉先烈:山河无恙,吾辈自强。”

母校滋养:体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于坤鹏的成长,折射出我校“以武育人、以体强国”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通过“体教融合”模式,将武术文化传承与国防教育深度结合,培养了一批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于坤鹏是体院学子的缩影。”校领导张大超表示,“我们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无论是阅兵场上的方阵,还是基层体育教育的讲台,都是青春报国的舞台。”

结语:步履不停,荣光永续
阅兵仪式结束后,于坤鹏语气坚毅地讲道:“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国争光;步履所至,皆是使命。”这既是他对阅兵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承诺。如今,他已重返训练场,但那段与战旗相伴的日子,将成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勋章。

我校将继续以“超越极限、体‘豫’无界”的精神,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